眼镜行业“申驰” 勇者上、智者赢
发布时间:2008-08-05 发布人:bysee 浏览次数:9101

出自: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7年12月30日, 北京奥组会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层层筛选,最终确认了21880位火炬手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活动。

2008年3月3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总统选举正式结果, 70.28%的得票率让梅德韦杰夫笑着走到普京身边。

2008年4月23日,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初选中,以超出抽样误差范围的优势领先于其他竞选人,高出劲敌希拉里8个百分点的优势,让他的竞选前景愈发通畅。

2008年11月,第58届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将进入决赛阶段,时下各国各地区的初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永不停息地选拔、选举、竞选和选美,想赢你就必须上……此刻,你正在目睹着别人的“竞选”故事;此刻,你可能正面临着晋级或淘汰的境遇。

不管是国家领导人、亿万富豪,还是普通市民、贫困弱者,人的一生都在竞争中实现生存价值。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至少是一个眼镜行业的关注者,那么你起码该对以下事件饶有兴趣:

日前,中国眼镜行业迎来了它的第4个驰名商标!

2008年3月,笔者在第一时间获悉海口“精功”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时,激动之余感触良多。回首行业精英们的“申驰”之路,上海吴良材、镇江万新、北京大明、海口精功为我们接连上演了一出出振奋人心的“竞选大戏”,他们的“申驰”设想、策略和实施,连同着企业自身具备的硬实力,最终促成了驰名商标这一荣誉的最终归属;它们实现了从一个实践者到胜利者的顺利转型;它们在竞选中享受智博的同时,也引领了一批又一批勇敢者不断向荣誉发出不畏失败的冲击。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几位参加过历届美国总统大选的候选人,曾经在不同的公众场合表示过美国大选就是一场游戏,若要投入其中,便要从了解游戏规则开始。任何一场选拔或选举都附带着若干规则,中国驰名商标的评定也有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客观的认定程序,清楚认识这些规章制度无疑就是为“申驰”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你所持有的商标是否达到“申驰”条件,在此不作过多阐述,因为这些条件都已明示在《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中。此处详述的是关于驰名商标申请途径的问题,也是笔者经过摸底调查后发现的很多同行的知识盲点之所在。大部分人认为“申驰”就是在企业持有的品牌在获得一定国内国际声誉和较高的产品收益之后,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出“申请驰名商标”称号的过程。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因为根据我国《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以及《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对驰名商标认定的规定,目前国内申请认定驰名商标其实有以下3种途径:

1.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 (即商标管理程序)

这是在前面所谈到的被大部分企业所认知的“申驰途径”,也是最主要的申请途径,目前中国眼镜行业的上海吴良材、镇江万新、海口精功均是通过走这条路拿下了“驰名商标”。

具体来说,这种途径是指:需要申请认定驰名商标的,必须通过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省级工商局)报送有关材料,由各省级工商局将经过初审并签署意见的有关申请材料以邮寄方式及时报送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最后,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该商标是否驰名。

2.通过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 (包括商标异议和商标争议)

这是不为大家所熟知的一种“申驰途径”,包括商标异议程序和商标争议程序两个方面。通过商标异议程序“申驰”具体是指:当事人认为他人经过初步审定并公告的(还未成功注册)商标违反《商标法》第13条规定的,可以依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并提交证明其商标驰名的有关材料。

通过商标争议程序“申驰”是指:当事人认为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了《商标法》13条规定的,可以依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向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并提交证明其商标驰名的有关材料。

1、2两种途径属于行政认定,均由我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北京大明眼镜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明”就是商标评审委员会于2007年在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的驰名商标。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是通过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成为驰名商标,例如:深圳新世纪饮水科技有限公司在第11类饮水器等商品上注册的“安吉尔”商标、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第6类铸钢等商品上注册的“宝钢”商标、香格里拉国际饭店管理有限公司在42类旅馆等服务项目上注册的“香格里拉SHANGRI-LA”商标等等。

3.通过人民法院认定

目前,许多商标通过人民法院被认定为驰名商标,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商标意识、品牌意识的增强,对于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司法认定方式可以在地方中级人民法院完成,使驰名商标的认定更为便利,因此逐渐转变为许多企业“申驰”的首选方式。

司法认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商标纠纷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对涉及的注册商标是否驰名依法作出认定。像“国美电器”、“黑牛”、“华能”、“报喜鸟”、“采乐”、“宗申”等品牌都是通过司法认定而成功“申驰”。

各企业在了解以上讯息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于客观条件的途径进行“申驰”。

奔“驰”历程  编年纪实

“申驰”是一场实战,更是一场智斗。纵观眼镜行业的4次成功“申驰”历程,这些品牌除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各项“申驰”条件之外,同时还具备各有侧重的的战略部署和“申驰”策略,这些因素在天时地利的运作下,使他们在“申驰”道路上所向披靡,勇者无敌。

2004年     吴良材     万事具备,东风已到

作为眼镜行业的第一个驰名商标,于2004年2月25日成功“申驰”的“吴良材”,“申驰”之路可谓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论资历,它是中国眼镜行业的“老字辈”,近300年的品牌历史让它享受着德高望重的待遇。论时运,《新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公布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寻求知识产权保护。论时机,因为吴良材知名度的与日俱增,特别在2000~2003年各地侵权事件层出不穷,疲于维权但成效不大的上海吴良材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论人和,吴良材并非是单打独斗,“申驰”一事得到了上海市工商局的大力协助,正是在以上各种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吴良材顺利拿下了眼镜行业的首个驰名商标头衔。与“吴良材”同批入选驰名商标的品牌还包括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的“三精”、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的“鲁能”、 可口可乐公司(美国)的“雪碧”、 珠海格力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的“罗西尼”,这些品牌至今都是各自产品领域里的“龙头老大”或佼佼者,能与它们同期晋级,更加显现出“吴良材”在“申驰”道路上的眼界与魄力。

2005年     万新     实力与机遇并存

眼镜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的确立,不仅让业外人士刮目相看,同时也鼓舞了更多的业内有识之士向驰名商标发起冲击。2005年下半年,国家工商总局一共认定了98个驰名商标,其中77件是商标局在省级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上报的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的,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的“万新”榜上有名。与“吴良材”不同的是,“万新”驰名商标的类别和使用属于第9类即眼镜片,而“吴良材”是第42类即眼镜行服务(包括修理和加工)。区别显而易见,“吴良材”是服务类、“万新”是商品类,国家商标总局在对眼镜行业的众商标进行认定时,评选角度发生了微妙的转换。类似“吴良材”般以服务取胜的眼镜企业不少,然而随着制造工业的发展,单纯地再次认定一个服务类的眼镜驰名商标是不符合国情和弘扬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因此位于中国眼镜制造基地的“万新”不仅在省级行政区域获得了很多“著名商标”、“优秀企业”的称号,更重要的是它是完全原创的制造类民族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万新”的当选符合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看到与“万新”同批产生的驰名商标 “久立”( 第6类:焊接管、无缝管),“华鹏HUA PENG”( 第9类:变压器)、“PEOPLE及图”(第9类:低压电器元件)、“双钱牌及图”(第12类:轮胎)等等,无一例外地印证了这一点,2005年是奖励制造企业的一年。

2006年     空缺       

2006年,有不少眼镜企业向驰名商标发起进攻,但最终没有问鼎成功。笔者通过专门从事商标申请工作的专业人员了解到,2006年是特殊的一年,有心人一定还记得,从2005年底开始到2006年,禽流感疫情在世界范围类屡次出现,中国也成了这一灾情的频发区,而欧洲国家的疯牛病也一度成为让国人紧张并防范的瘟疫。

国家商标总局和商标评审管理委员会在这一年内新进确认了:不老神(第29类:非活家禽)、华英HUAYING及图(第29类:分割鸭、分割鸡)、美宁MEINING 及图(第29类:水果罐头、肉罐头)、皓月及图(第29类:牛肉)、鹏程PENGCHENG及图(第29类:加工过的肉等)、双汇及图形(第29类:火腿等)、福成fucheng及图(第29类:肉、加工过的肉)7个关于冷冻食品的驰名商标,这在之前的驰名商标认证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一现象不仅符合国际国内形势,同时也有助于安定国民情绪、促进我国冷冻家禽食品的发展。

也可以说,正是这类产品驰名商标所占份额的上升,使得其它品牌,特别像眼镜行业这种生产产值不大,又已连续2年获得驰名商标的行业来说,“申驰”成功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2007年     大明     将计就计

北京“大明”是中国眼镜行业目前拥有的4个驰名商标中,唯一一个通过商标评审委会在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的驰名商标。“大明”为何为通过这一途径成功“申驰”,与其驰名商标所属类别也有关系,与“吴良材”(第42类:眼镜行服务(包括修理和加工) 、“万新”(第9类:眼镜片)不同,“大明”属于第44类即眼镜行。

总所周知,“大明”历史悠久,拥有“中华老字号”、“北京市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称号,在资历上与“吴良材”同属老字辈,按照“吴”的“申驰”路线也是可行的。但当时的情况下,各地“傍名牌”事件时有发生,甚至还有其它名为“大明”的眼镜企业存在,并且该商标已经通过了注册。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大明”依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向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并提交证明其商标驰名的有关材料。商标评审委员会通过对该商标争议案件的审理,认定了“大明”这一驰名商标。

北京大明通过这种方法“申驰”的意义在于既保护了“大明”商标的独一性,又扩大了“大明”的受保护范围,其操作方法也比传统的“申驰”途径更有把握和说服力。

2008年     精功     剑走偏锋

自2007年9月14日,北京“大明”成功申请之后,业界人士都在等待下一个勇敢者的梦想实现。时间刚过半年,2008年3月25日海口精功“申驰”成功。作为眼镜行业4个驰名商标中最年轻的一个品牌,它的成功除了企业自身所具有的实力之外,另外也得益于通过多种渠道地宣传企业文化,结合外力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精功”太阳镜模特大赛的连续成功举办,其集合的社会关注度和业界影响力为“精功”成功“申驰”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精功”的上位也符合了鼓励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下,对于那些资历尚浅的年轻企业来说,想要扩大品牌知名度的同时获得更多肯定,除了一如既往地在生产上发挥创新之外,还需要找一些新的、不同寻常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以求出奇制胜,达到剑走偏锋、一招致胜的最佳效果。毕竟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商标总局不会一直奖励老字辈。

可见, 并非符合“申驰”条件的企业都能获得成功,“申驰”的过程充满了太多未知可能的变数,同时还受到机缘巧合、变化效应的影响。“吴良材”、“万新”、“大明”、“精功”的成功,除了具备勇士起码的果敢和坚韧之外,还懂得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将自身具备的有利条件扩大化,并将之集中运用于“申驰”之路上,最终获得成功。正所谓勇者上、智者赢。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每一个曾向驰名商标发起冲击的眼镜企业来说,无论失败或胜利,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勇敢者;对曾经参加过驰名商标,后来却遗憾落败的企业来说,应预谋在一个时机重振旗鼓;对从未参加过“申驰”的企业来说,你不能只是旁观,摩拳擦掌之后应有所作为;对“申驰”漠不关心的企业来说,一朝的目光短浅,可能会带来长久的巨大损失;“申驰”的路上,需要看到更多眼镜人的英勇身影。

● 2009年的中国眼镜行业有没有新的驰名商标产生?

笔者认为:有!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我们发现近几年来,由国家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和人民法院认定的驰名商标总数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商标成功加冕,进入了驰名商标的范畴。有人把这种情况比喻成大学统招,当然有点夸张了,但从中却透露出一个讯息:名额增多,机会增大。按照近几年的眼镜企业的“申驰”成功率,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至少有1个驰名商标诞生,各眼镜企业还应该在保持这种进度的基础上扩大战果,3年内拿下2个驰名商标应不是难事。

●下一个驰名商标的获得者会是谁?

北京“大明”成功“申驰”之后,笔者曾采访过北京大明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邢荣栋,请他预测下一个驰名商标会花落谁家。当时他一再表示,“申驰”过程充满了很多玄机和不确定因素,是一场靠实力与运气共同决定的比赛,同时表示看好上海三联集团的“茂昌”。目前,根据笔者掌握到的一些情况显示,业界一线销售人员对“精益”、“茂昌”、“亨得利”的支持率比较高。

第5个眼镜行业的驰名商标,有可能是上述热门品牌中的一个,也有可能是一批黑马,但不管是谁,他必定是一位勇者,更是一位智者。

最后笔者想引用一段来自镇江万新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汤龙保的话来作为此文的结尾??“希望中国眼镜行业能涌现出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更多的中国名牌,形成强大的行业品牌阵容,使中国从一个眼镜加工大国成为眼镜创造大国,这样才是民族工业的根本出路和希望,也是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