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4 年,中国眼镜行业第一次开始实施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作为眼镜行业准入门槛,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实施,是每个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尽管当年颇具争议,但很多企业都申报了眼镜生产许可证。如今,五年过去了,这个制度实施的情况如何呢?当务之急的换证工作又该怎样进行?为此,我们采访了国家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高级审查员??万新光学的副总欧阳晓勇先生,希望他能给广大镜企指点迷津。
中国眼镜网记者:欧总您好,迄今为止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已经实施五年了,您感觉实施这个制度有着怎样的成果和重大的意义?
欧总:转眼间,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已经实施近五年了,实施与否确实存在很大差异。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的强制性手段。它迫使部分企业建立并不断完善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还对部分生产加工条件很差的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取缔其生产加工眼镜产品的资格,一方面从源头上杜绝伪劣产品的生产,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从近几年来的国家及地方质量抽查的合格率数据已经得到佐证;另一立面从终端销售上提高验配加工水平,减少甚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费群体。由此国家定配眼镜的抽查合格率也在逐年上升。所以许可证的实施对于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减少原材料、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配合和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眼镜网记者:据我所知,有很多中小眼镜企业对于许可证的实施颇具争议,大家认为当前金融海啸还深不可测,中小眼镜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这个时候去强迫申报许可证制度会有碍企业的发展。您认为这个制度的实施是否不利于特殊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欧总:这个说法是可笑和错误的。许可证制度中对企业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硬性规定,实际上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或者换种方式说,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产品质量才会有基本保障。作为眼镜产品生产企业,为达到最基本的生产、检测、管理要求而增加投人是必须的,而这些投人不会是难以承受的负担,更不会制约企业的发展;许可证制度的实施,除了提高行业门槛,促进企业发展外,还将起到治理整顿的作用,对那些严重不符合生产场所、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要求,不能进行系统化管理,缺乏有效证据管理,并且不愿或无力进行补充完善的家庭作坊式的工厂和小型眼镜店,势必会受到应有的整治,这个符合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将它们淘汰出局,对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规范竞争,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都将非常有益;如果没有行业准入制度,任何人只要愿意并有一定的资金都可以从事眼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验配,这种不分良莠一拥而上的现象,对目前金融危机下的眼镜行业发展可能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质量无法保障的后遗症也就随之产生了。特别是部分生产企业和小型零售企业,因不具备生产加工的条件,人员素质又较差,且管理水平低下,其产品质量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结果就为劣质产品的泛滥提供了空间,不利于行业发展,不利于公平竞争。
越是经济环境不好,越是该对许可证制度进行严格把关;保护好规范的合格的眼镜企业,让市场公平竞争得以维护,让消费者不因为金融危机而对眼镜市场产生不信任危机。
中国眼镜网记者:《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既然是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那就只跟眼镜产品的制造企业有关,与眼镜产品的零售企业有什么关系 ? 请欧总给详细说明一下。
欧总:事实上 , 如果不是出于故意狡辩或胡搅蛮缠,业内人士都清楚明白,眼镜产品除了装成镜外,其它产品如镜片和镜架从生产企业销往零售企业的时候,它们都还只是半成品。要使它们真正成为一副能提供给具体的消费者使用的眼镜产品,还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验配和检测,而这验配与检测的过程就是再加工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将它理解为是制造一副合格的光学镜必不可少的生产加工环节。要使这一生产加工环节不出问题,除了需要必备的验配设备和检测设备外,还必须要有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服务,这是很多小眼镜店不愿申领的根本原因之一。
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抓住生产企业与零售企业这一头一尾,可谓抓住了要害,而抓住零售企业更是抓住了关键中的关键。因为一个专业设备齐全、专业水平高超的零售企业, 不仅能验配出高质量的眼镜,还能将那些不合格的镜片、眼镜架拒之门外;而一个设备简陋、技术低劣的零售企业,即使提供给它最优质的镜片、镜架,也可能验配出不合格甚至低劣的眼镜。眼镜零售企业作为眼镜市场流通领域的最后一道关口,对眼镜产品的质量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终端,眼镜零售企业还是展示行业形象的窗口,对其进行审查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极为重要。
中国眼镜网记者:听取了欧总准确精辟的分析之后,让我对许可证制度实施的重要性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么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如何进行眼镜产品许可证的申请么?以及有什么注意事项?
欧总: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有营业执照;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手段;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高耗能、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
具体申报材料:
1、《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一式3份,原件及电子文本);
2、出示营业执照、代码证原件、身份证复印件,并提交3份复印件(应符合以下要求:营业范围和经营方式覆盖申报的产品、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以受理时间为准)、复印件应由申请企业加盖公章);均为一式三份;
3、原生产许可证证书(原件全套、正本复印件2份,换证企业提供);
4、《产品生产许可证》中要求的其他材料(包括软资料及相关图表)。
提醒广大眼镜企业需要注意的是许可证申报要提前6个月进行,并在此之前做好企业资料档案的整改工作,以备迎接检查。
中国眼镜网记者:感谢欧总细致入微的为广大镜企介绍申报事宜,那么万新作为中国第一个申请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上有什么严格的把关程序,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
欧总:万新光学多年来一直秉承质量第一的优良传统,从高层领导到车间每一个员工,都深深知道质量对于企业生存的重要性;从体系方面,组织架构健全,质量体系完整,97年开始获得ISO9000体系认证。在品质方面,近两年投资几千万元,引进国际尖端研发和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装备,强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在质检方面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进厂原料材料关;所有产品原料必须通过质量部门验证,对主要原料进行了严格的进口把关,就连进口的单体,也对其色散系数、折射率、黄色指数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检验设备也非常齐全完善,如配有进口分光光度机等几十台进口检测仪器。第二,生产过程控制关;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小组,设立质量控制表,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特殊监管,保证每一片镜片的产品质量。配有专兼职检验人员,并设立了考核系统。第三,出厂检验关;出厂检验是产品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关,所以万新也格外重视,除了公司自己的设备检验,还委托国家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把关检查,不让一片不合格的产品从企业走出去。从08年国内销售增长近30%的数据说明了一切,反过来也说明了许可证的作用。
后记:
与欧总的一席谈话,让我们看到了企业申请眼镜产品许可证的重要性;实施眼镜生产许可证制度根本上是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市场环境;同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提高眼镜企业的竞争能力、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惩假治劣,扶优扶强,促进行业的有序发展。希望广大眼镜企业能够积极申报生产许可证,为眼镜行业的高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转自 中国眼镜网)
- 上一篇:第二轮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申领
- 下一篇:第二轮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申领